那边关九才从船上下来,就看到了一脸的笑容的石泉,忍不住叹道:“你们倒是真会人,这一次又被你们等到了。” 石泉却是笑了笑。 很快带着关九便上了岸,一脸恭敬的说道:“东家说了,让我好生等着,九爷一来,便将九爷带去院里休息,什么都备下了的,东家最近还买了几坛好酒候着呢。” 关九也正是疲惫了,于是上了马车,由石泉赶着马车往城里去了。 到了城门口,石泉亮出手中的牌子,城门打开一角,马车直接进入,到了柳树街的小院门前。 于书燕很惊醒,她知道关家的船队就在这几到,派了石头等着,指不定半夜将关九接回来。 院里才响起声音,于书燕和秦楚都醒过来了,秦楚却不让于书燕下地,“你且躺着,我去应付。” 于书燕想了想,也就没急着起来了。 秦楚披衣下地,很快去了前头。 院里传来的动静小了,于书燕也不知不觉的睡着了。 第二秦楚去了县学,关九却跟着于书燕去旺兴街头看铺子,这还是关九第一次进入于书燕的铺面,一入铺面,看到庾县商会的匾额,与主簿任府的匾额,他忍不住呆了呆,接着说道:“想不到啊,于东家竟有如此能耐,这才开始做生意,便是庾县商会中一员,还有这任府的,也不简单。” 关九说这话可是出自真心,可是于书燕咋听出不是味儿,是不是先前她太过人,关九总是逃不出她的掌心,所以有些生气呢。 “难怪你有如此手段,我的生意硬生生被你拦了去。” 于书燕笑了起来,果然她的觉没错,关九正咬牙切齿。 她这一次不带他去西市小院去,那些粮米才从他那儿拉回来转手卖给了五位商户,还真是当初关九找到的五人,上一次他都有意见了。 “九爷,对面也是我的铺子呢。” 关九朝对面铺子看去一眼,忍不住问道:“就这么短短数月,你竟然将这两间铺子买下了?” 于书燕点头,“不是买下的,不过已经是我的了。” “哦?” 关九越发的奇怪,这些铺子可不好买,瞧着这街头很是热闹,想来这些铺子也不是普通人能有的,她能到两间铺子那可是不简单,瞧着果然是这庾县的地头蛇,看来他以后还是小心一些,好在这人讲理,与她做生意还是能成的。 于书燕却是没有细说,只说道:“九爷,我还想着多开几间铺子来呢,要是我以后拿货多了,九爷在价格上可会优惠一些?” 关九想了想说道:“你若一次能拿上五船的货,我便在这价格上减一成。” “三成。” 于书燕开口。 关九郁闷,但是他还是点了头,“成,可是我瞧着你两间铺子也未必能要得了五船的货,你这开的价是开玩笑呢?” “不,就从下一批开始,两个月后,送来五船货,我会想法子销出去的。” 于书燕一脸的淡定,在她找到了汪秀才开始,与汪秀才一席话后,她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尤其是汪秀才做过倒卖生意的经历,也给了她启发。 然而关九却道:“我拉来五船货是可以,问题是你可有五船货的货钱,我可不再等你先卖完再给钱了,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” 于书燕一听,心思被他戳破,有些不好意思。 关九无奈道:“这样吧,下一次给你拉来三船的货,你先做着生意有了起再说。” 于书燕一听,高兴了,“多谢九爷,三船货,我必定不成问题。” 书燕给了他两千两银子的订金,关九也不怕她到时赖账,只要能拉来货,他自个儿也能销,不过是耽误些时间。 不过以后与此女做上了生意后,那五船的布料皆是他的私货,赚下的银子全部落入他的口袋中,关家当家的自是不会知道的。 于书燕款待了关九,由着于江全陪着关九去了一趟郊外,不过在庾县呆了两的关九又要上船启程了。 于书燕送走关九,便着手于对面铺子的开张,汪良已经将铺面修整了一番,与于家布庄的格局差不多。 那边铺面开张这,街坊们都过来捧场,为了提高知名度,这间布庄的布料开张十,全部在折价出售,这一次又引来不少富户,那些富绅夫人得知于家布庄进了新款的布料,皆跑过来瞧了。 第220章 组一只商队 随即于书燕的胡参也顺势卖出去不少。 对面的铺子主要由石梅来打理,还有一个汪良帮着她,石梅自己想了一套对策,她将布版带去了南城区的市场,摆了一个摊位,做了不少香囊,正在做些活动,也做为宣传。 一的光景,石梅又给铺里头引来不少的生意来,她手巧,绣的花样又好看,她说如果在铺里买了布料让她刺绣的,皆是免费,街坊大多有占便宜的心态,纷纷跑来城东区买布来了。 石梅收好摊位,便往城东的铺子里去,铺门口围了人。 不远处的街道上有人赶着牛车经过,那牛车上一对母女,正是许久不曾来城里的伍氏与杨丽,这对母女正是石家兄妹的舅家人。 那杨丽说道:“娘,我怎么觉得前头那个穿着花布裙子的像是表姐呢?” 伍氏一听,便催着丈夫赶着牛车追来了,到了这旺兴街头,母女两人朝那边看,可是那边人太多,早已经没有看到那个悉的身影。 那伍氏看了看,说道:“石梅在城里讨生活,怎么可能来这旺兴街,这儿来来往往的都是富户,定是看错了。” 杨丽也不确定了,上一次从表姐那儿得去的好衣裳,结果也被母亲拿去卖了,心里很是不甘心,心想着要是下次再看到表姐,必定还得要几套好看的来。 于是杨家三口在旺兴街看了看,还是走了。 而此时于家布庄内,石梅正与汪良应接不暇,生意是越发的好了,果然只要便宜一点,就会引来不少客人。 先前的铺面生意也是这么做起来的,果然这一招很有效果。 这一间铺子主要由石梅和汪良打理,半年算一下帐,便分一部分利润给两人,两人做起来就越发的卖力了。 于书燕坐在铺子里,正拿着几款新布在想着做什么款式的衣裳时,许三娘从外头进来,叹道:“燕儿,对面人太多,我瞧着石梅怕是应付不来了。” “娘,石泉呢?” 于书燕抬头看向母亲,母亲正好做了饭送来,今个儿都没有时间回去吃饭,外头的饭菜也不及母亲做的好吃。 许三娘将热乎乎的饭菜放在八仙桌前,接着说道:“石泉不是一大早去了码头。” 于书燕来到八仙桌前坐下,闻着饭香,有些疑惑,石泉又去码头了?可是又发现了什么商机不成? “你爹呢?” “在对面帮忙呢。” 于书燕拿起筷子吃了起来。 许三娘将另一个饭盒放在一边,于是母女两人吃过午饭,随即许三娘才将饭菜送去对面的铺子,此时许是晌午了,走了一波人马,铺里头人少了,三人也空下手来吃饭。 傍晚石泉回来,他一脸的神秘的向于书燕说道:“今个儿大清早的,汪秀才便告诉我说码头有家商船指不定这几到,那商船上有几个人他认识的,与他也好,叫我去码头等着,若是遇见了人,再将那几人接上岸来。” “我今去了,倒是等着了那船,船上下来有三人,这三人穿着普通,就是长得一双明的眼,一看就是行商之人,这三人听我说是汪秀才身边的人,他们也不疑有他,便跟着我来了。” 于书燕朝外头看去,果见外头三人,瞧着年纪三十上下,一身长衫加身,却不像个读书郎,反而像是地地道道的商人。 她不明白汪秀才的意思,于是让石泉去将汪秀才叫来。 汪良一过来,看到三人,立即上前与三人抱了抱拳,问他们一路上可否辛苦,三人与他果然很络,只说没事,这一次送货而来,许是在岸上呆不了多久。 汪良这会儿进来铺子,将三人介绍给于书燕,前头容长脸的青衣男子叫黎劲,今个三十有五,无家室,是个孤儿,长年在船上做事,是刘家船队的长工,如今是上头的小管事。 另一人长得瘦弱些的是魏池,今年三十岁,走船有几年了,有家人在外地,却也是没有成婚的,瞧着是这船运耽误了他的前程,另一位有着一双明眼睛,瞧着是灵活的男子是祝永,今年个三十有四,此人有一陪伴在父母身边,他出外行商。 这三人是怎么跟汪良认识的且不说,便是这三人说话时的神彩却让于书燕眼前一亮,她大概是猜到了什么,难怪汪良私下里支开大石头去码头等人的,许是要给她惊喜了。 汪良叫三人坐下,看向于书燕说道:“东家不是要做那走商生意,此三人可是能手。” 果然如于书燕猜测的,就是为了这事儿来的。 三人一听,还有些惊讶,纷纷看向汪良,“汪兄,这是要留下我等三人?” 汪良却是笑看着他们点头,三人有些犹豫不定。 他们三人的身契不在刘家,是个自由身,先前认识汪良之时,便说过这船上的生活他们有些倦了,而且不利于他们娶媳妇,是有打算下岸的,那会儿三人便邀汪良一起做生意,被汪良拒绝了。 “刘家的船队明个儿便要走,三位可愿意留下跟着我东家,我东家尚有大计,想来三位定会喜。” 三人一听,果然动摇,于是都看向于书燕。 有三人来投靠那便是好的,她还没有告诉汪良与关九约定的事,她最近几都在想着怎么能每两个月销完五船的布料,至于粮食自是不必她担心,有五家商户正帮着她做呢。 她跟汪良一样的心思,开铺做生意故然好,可是这倒卖的生意更加好做,而且来钱也更快,尝过倒卖生意的甜头,便不想着慢慢赚钱了。 当然她自己的两间铺子还是要有的。 于书燕见三人这模样显然也有心与她一同做生意了,于是点了点头,“成,三位可否愿意留下,我正好最近有一笔生意正一筹莫展,不知三位可有好点子?” 于是于书燕将三船的量说了,三人一听,立即来了兴致,说道:“这还不简单,咱们组织一只商队来,先不跑远的,便是就近,比如将货拉去岳州巴陵郡,或者常德府去,那儿也是有好销路的。” 第221章 商队回来了 “虽然刘家的生意是杂货,没有做过布料的生意,但是我们的船经过不少码头,我倒是知道常德府那边有不少布商正在寻商机。” 于书燕一听,高兴坏了,她正有此意,她要组织一支走商过来,货是从苏杭两地拉来的,走了水路,又借着了关家的行头,一路上很是安全,而到了她的地盘,低价收了,再做一支短途的走商,往周围几郡运去。 于是五人在八仙桌前商量了很久,三人与于书燕的行商大计不谋而合,于是决定留在岸上不跟刘家船队去了,为此于书燕立即叫石头去柳树街赶紧再置办一处院子,最好是隔着他们家院子不远的,拿来做管事院去。 夜里归来,于书燕还想着自己的行商大计而高兴,便是秦楚也看出来了,忍不住问她为何高兴,于书燕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,秦楚一听倒也觉得她想法不错,只是叫她运送货物时候,寻庾县的镖局帮忙,也免得自己再去寻烦恼,一般大镖局都会对周围几郡的山头打点,省了不少事情。 于书燕倒没有想这么多,如今听秦楚这么一说,心思一动,觉得不错,便同意秦楚的提议,第一次走商,自然安全最要紧。 她没有走商的经验,好在找了三位好管事,果然汪良此人找的好,有些手段。 说起来他们这几人年纪都轻,能做下这些生意不容易,走商的生意一步一步来吧,到时由汪良也跟着去一趟,要是能在常德府找到固定的布商,她这生意便能长久做下去了。 在汪良几人的周旋之下,很快在牙市买了些苦力,她的第一支小小的走商队算是有了,为此在柳树街又置办了一个两进的院子,相隔不远,倒是好商量事儿。 而在城郊她听了汪良的建议,办了一处农家小院,置办了驴车,由这些牙市里买来的苦力与下人养着,这么算下来,她一个月的开支不小。 两间铺子赚下的银子大部分都拿去支持这些开支去了,好在两间铺子的生意好,如今还得靠着两间铺子,等她以后将商队建成,那才是大赚头了。 关九所说的两个月期限到了,这一次仍然是半夜到来的,一来就是四艘大船,一船粮食,三艘布料。 粮食一拉回西市院子,第二那些粮商便运走了,生意着实好的不行。 这一次的布料却全部拉去了城城的农家院,院子外的山头与周围挨着的荒地一并买下,建了围墙,能摆放不少东西。 关九这一次没有上岸,来得有些匆忙,他还要去一趟沅州,也没时间在此处多做停留。 关家船队走了,驴车队第二也准备着出发。 dUOjUCAi.com |